微信新推出的AI搜索功能因涉嫌泄露个人隐私引发广泛关注。近日,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,该功能可通过姓名超链接一键生成个人简历,引发用户对隐私安全的担忧。
据用户反馈,微信AI搜索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其自动识别机制上。当用户在微信公众号推文中遇到人名时,系统会自动将姓名转换为蓝色超链接。点击该链接后,AI系统会强制生成一份包含个人简历在内的详细信息页面,同时展示所有涉及该姓名的相关推文内容。

多名体验过该功能的网友证实,“确实可以根据名字查到很多个人资料”,这种被动式的信息聚合让不少用户感到不适,认为存在"强行开盒"的嫌疑。
根据腾讯官方介绍,微信AI搜索功能通过接入DeepSeek和混元等主流大模型来实现智能搜索能力。这一技术架构使得系统能够快速整合和分析大量文本信息,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搜索结果。
然而,正是这种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,让用户对个人隐私保护产生了担忧。AI系统能够将散布在不同公众号文章中的同名信息进行关联和汇总,形成相对完整的个人信息画像。
面对用户质疑,腾讯方面今日发布官方回应,强调微信AI搜索功能的设计初衷是"丰富用户搜索体验"。腾讯明确表示,AI搜索功能"仅整合公众号及互联网其他公开信息,不会使用用户隐私信息"。
腾讯在回应中承认收到了用户的相关反馈,并承诺"微信搜索将进一步优化AI搜索的使用体验"。不过,公司并未透露具体的优化措施和时间表。
# 微信AI搜索 # 隐私泄露 # DeepSeek # 混元